当今,面对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国际能源发展新趋势,能源物流产业迅速崛起,成为新常态下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新驱动。笔者围绕“转型时期的产业重塑”这一热题,仅就供应链金融如何更好地服务于能源物流产业,简述几点,以飨读者。
一、供应链金融与能源物流产业的结合,是相互依存的完美联姻
供应链金融是当下很火的一个词。以本人的理解,要说清供应链金融得从物流金融说起。物流金融是为物流活动提供的金融服务,也是为金融产品提供的物流服务,是物流企业与金融机构的有机结合,是物流企业与金融机构有机结合的物流延伸产品,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物流企业同时也实现了增值服务。供应链金融是比物流金融更广的一个概念,通俗地讲它是在供应链的多环节、全过程中提供的金融服务。其重点是选择核心企业,将服务延伸到上下游企业,并与物流活动紧密结合。简单地说,就是银行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
从概念中不难看出,供应链金融的重点是选择核心企业,而这个核心企业的选择恰恰是那些实力强、信誉好、品牌过硬的大型企业。只有这样的企业,才有稳定的供需网络,并在供应链上下游的客户群中占有支配地位,因此这些核心企业倍受银行青睐。随着社会化生产方式的不断深入,近年来中小企业的融资增速已高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要谋求更大的发展,迫切需要获得更多的资本支持。但是,单个的中小企业很难获得银行的放贷。为此,他们必然依附核心企业,让银行以供应链模式,向供应链上的所有成员的企业进行融资安排。这样,对于银行,他们跳出了单个企业的局限,站在产业供应链的全局和高度,通过盈利模式和风险控制手段的创新和突破,通过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的资信捆绑来提供授信,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实现供应链集群上的互利共赢。
中国能源物流产业联盟成员单位,大多都是有着能源企业背景的大型企业,无论从品牌、信誉、实力、技术、团队等方方面面都是当之无愧具有领先优势的,是倍受银行“追捧”的核心企业,应当更好地发挥在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更好地实现银行与本企业的联姻,实现应有的价值。笔者认为,供应链金融模式前景广阔,大有潜力,大有作为。我们有能力也有实力发挥核心企业优势,在该项业务领域中走的更好、更远。所以,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使其更好地服务于能源物流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完美联姻,更是志同道合、共度难关的重大举措。
笔者任职的冀中能源国际物流集团,就是大型国有煤炭企业冀中能源集团下属的全资子公司,2011年1月份注册成立,经过四年多发展,公司经营规模、盈利能力不断提升,2014年物流营业收入1243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0.05亿元,已成为国家5A级物流企业、3A级信用等级企业,先后荣获中国先进物流企业、中国能源物流最佳企业等荣誉称号。国际物流集团的快速发展、高效运营,得益于不断尝试和创新应用供应链金融模式,得益于与金融机构及中小企业携手,结成了相互依存的链条。其中供应链金融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企业发展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供应链金融与能源物流产业的结合,正在发挥巨大作用
供应链金融究竟为我们带来了什么?结合这几年企业探索实践,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四点:
一是为中小企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任何一个新企业都如一个新生儿,他们需要哺乳、呵护、生存、竞争等经历,只有经过无数次的艰辛历练,才有可能成为强者。在成为强者的道路上,如果获得了资本的支持,就如同穿上了一件防护外衣。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要靠资本的推动。为此,融资至关重要。中小型物流企业多用自有资金发展,在燃油费大幅上扬、人员工资逐年增加、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即便通过强化内部管理,也无法缓解综合成本上涨的压力,资金周转面临着巨大困难。因此在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时,通常无法提供更多的固定资产可以抵押,而且,大量应收账款的存在也加剧了企业资金的周转。所以,盘活企业应收账款,成为解决供应链上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路径。
供应链金融产品正是从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入手,把核心企业的信用放大,将资金注入上下游企业,并通过对供应链的风险监控来控制金融风险。这样,金融机构改变了以前只专注于固定资产评估的做法,转而关注整个供应链和实时交易的评估,使得更多的中小企业能够成为银行的客户。同时,一些商业银行在盘活应收账款这一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创新,帮助企业快速获得了急需资金,拓宽了融资渠道。供应链金融为中小企业融资的理念和技术瓶颈提供了解决方案,使深受资金周转之苦的中小企业“久旱逢甘霖”。例如新兴的商业保理业务,企业可以将应收账款按照一定折扣卖给商业保理公司,获得相应的融资款项,从而能够取得较快的现金支持,为企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二是为银行的创利开辟了新路径。供应链金融提供了一个切入和稳定高端客户的新渠道,通过面向供应链系统成员的一揽子解决方案,核心企业被“绑定”在提供服务的银行。特别是对于国有大中型能源类企业,银行很乐意打交道。银行通过供应链金融,不仅跟单一的企业打交道,还通过核心企业将业务渗透,跟整个供应链打交道。银行在供应链金融这种服务及风险考量的模式下,更关注于整个供应链的贸易风险,对整体贸易往来的评估,会将更多中小企业纳入到银行的服务范围,掌握的信息更加完整、及时。即便单个企业达不到银行的某些风险控制标准,只要这个企业与核心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稳定,银行就可以不只针对该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独立风险评估,而是对这笔业务进行授信,促成了整个交易的实现。
三是促进了多流合一、高效融合。在供应链中,由于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是共同存在的,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结合将更好的支持和加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货物、服务往来(物流)。为此,供应链金融更好的实现了“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多流合一,这为当下在快鱼吃慢鱼的市场竞争节奏下,提供了制胜的先决条件。
四是显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很多大型企业集团,拥有庞大的业务链,涉及众多制造商、生产商、销售商,涉及产品生产、包装、运输、加工、分销等各个环节,占据着较强的市场话语权。与很多中小企业保持着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这些大型企业,使他们获得银行的支持,融资的收益与成本之比率得以改善,规模得到了扩大,实现了自身的持续运营。对于核心企业来讲,既提升了供应链管理水平,又增强了竞争实力、赢利能力,同一供应链内部各个环节是相互依存的资源整合,是一个多方共赢的格局,发展潜力巨大,经济效益凸显。
据统计,通过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配合下收款方式的改进及库存盘活和延期支付,美国最大的1000家企业在2005年减少了720亿美元的流动资金需求。与此类似,2007年欧洲最大的1000家上市公司从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和存货等三个账户中盘活了460亿欧元的资金。
三、把控风险防范,是维护两者完美存续的坚实基础
供应链金融涉及大量资金和供应链上众多企业,维护资金安全,确保企业安全运营是最终目的。2003年,深圳发展银行提出“N+1”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得到众多商业银行的认可。不管“N+1”还是“N+1 +N”,他们自始至终主要解决的是“1”的问题,即核心企业。他们会将上游的多个“N”和下游的多个“N”进行责任捆绑。为此,核心企业的风险防控关乎整个供应链的资金安全,是确保供应链稳健运营的关键,如何更好的防控风险,是核心企业考虑的重要课题,现结合企业自身的风险防控经验,与大家分享一二:
一是要树立高度的风险防范意识。牢牢记住风险控制第一,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要将风险防控摆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强调风险防控只有开始,没有结束,永远都在持续防范进行之中。
二是要建立风险监管体制,要坚持开发、操作、管理三权分立制度。认真做好行业研究工作,行业衰落、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都有危险。要认真做好项目立项之前的各项基础工作,尽可能获取一手资料。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轰轰烈烈的假象掩盖着企业的危机,每一个潜在危机必须引起我们的警觉。要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严格按合同办事。科学确定管理权限,新品种、新模式的项目,做到适时监控。要严格执行巡查制度。制定紧急情况处理办法。做到事前防范,即开展前期尽职调查,选取优良客户作为合作伙伴。事中控制,即对合作客户进行定期回访、跟踪管理。事后补救,即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签订补充合同、采取法律诉讼,依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经济损失。
三是特别要慎重选择客户。首先要详细了解客户的资信、财务、财产状况,以免出现客户隐瞒真相,出现不能按期还款的风险。其次要慎重选择和妥善保管质押物。要选择流通性较好的质押物,周密考虑质押物变现时出现的风险。避免选择易过期、易变质、易挥发、有争议的货物进行质押,而带来法律纠纷。更要避免出现由于保管设施不完备或采取不正确的保管方式而造成货物毁损情况。还要重视债务违约风险,要与合作企业建立共管账户,有效监管资金流向,确保银行贷款的到期归还,防范资金链条断裂的风险。
四、借助“互联网+”优势,促进双方深度融合,共同成长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物流业将处于“三期叠加”的发展阶段。即物流产业地位的提升期,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的形成期和物流强国的建设期。在这个时期,全面的创新改革、全面的平台整合、全面的结盟合作、全面的诚信建设等“四个全面”,将成为普遍现象和重点任务。
特别是随着国家近年来对物流产业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电商等平台的崛起,各种产业向物流产业的融合也正在走向深入,制造业与物流业“两业联动”,逐步走向商贸业、金融业等“多业联动”,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圈”、“产业融合体”正在形成。为此,我们必须顺应时代要求,大力发展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平台,通过有效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交易模式,不断完善交易、交割和服务功能为重点,更好地整合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并且减少费用支出、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社会总交易成本。
从战略的高度看,“互联网+”更是为物流产业的创新发展打造了新的升级版。一方面,通过引入“互联网+”这种新型理念,物流企业可以有效地实现供应链管理的整合与优化,从而有助于企业提升服务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竞争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落实“互联网+”这一新兴战略,物流行业可以打破原有的封闭式、粗放式的发展格局,形成一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市场机制,促进集约化经营优势发挥出巨大的功效。
总之,“互联网+”意味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演进的新形态,对物流产业的创新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未来市场将是互联网的天下,我们能源物流企业只有紧跟时代步伐,借助供应链金融,更好的深入融合,才能获得新的、更大的发展空间。
登陆官方网站了解更多详情:http://www.thaifitto.com/